沙区台山小学关工委“谈七夕文化民俗 投针验巧做巧果”实践活动

台山 更新于:2025-08-29 11:07
  • 无闲101969346

    七夕节前夕,沙河口区台山小学“谈七夕文化民俗 投针验巧做巧果”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精彩开启通过共学文化民俗、投针验巧、制作巧果等活动内容,弘扬民族精神,传承七夕节传统文化。

    在观看学习指导视频活动中,台山小学关工委秘书长王玉勇通过三段微视频《七夕节》《投针验巧》和《制作巧果》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,学生们认真观看,深深受益。

    在投针验巧活动中,学生们先准备一个容器,倒入“鸳鸯水”,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,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,水面依稀生成薄膜,将“缝衣针”轻轻平放在水面上,针不下沉且出现针影,便是“得巧”。

    学生们自豪地分享“得巧”成果,并纷纷表示:“这样的七夕节特别有意义!”

    制作巧果活动中,学生们把面粉加入合适的果蔬汁,将和好的面团分成小块压入木模中做成各种形状,经过烘烤制作成巧果,用红线串起来,希望喜鹊衔去搭桥,让牛郎织女夜渡银河相会,学生们在感受乐趣的同时,传承了中华文化。

    七夕节文化习俗源远流长,台山小学关工委还为学生们录制了关于七夕节的由来、七夕节的习俗、七夕节的诗词及七夕节的文化内涵的学习视频。通过本次活动,同学们进一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,在家中与父母共同学习七夕节民俗,并通过投针验巧、制作巧果等实践活动,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、理解,促进家庭关系。(图文王玉勇)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